【熊猫知识】进食
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,大熊猫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的竹类为主食,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,如咬肌、齿冠齿突发达,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“伪拇指”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。
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,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。它们不但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,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。优选采食的顺序为竹笋,嫩竹,竹竿。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,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:竹笋约23~40kg;或竹叶约10~14kg;或竹秆约17kg。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,大熊猫还有垂直迁移习性,夏季上移高山、撵笋觅食,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。
大熊猫的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,消化速度很快,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,因而采取大量进食、快速排出的方式,来保证它们吃得更多,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。所以大熊猫将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进食和消化上,每天花10多个小时或更多时间来进食大约20公斤竹子并不稀奇。